千赢网页手机版登入四土地区的沿革
红军长征时的四土地方割据严重。梭磨宣慰司,是清朝在康熙、雍正、乾隆年间陆续加封的著名土司之一。梭磨土司下辖梭磨五寨,理县九寨,红原上中下寨,阿坝麦格,黑水五十五沟半以及松潘县的毛儿盖一带,号称“九十九沟半”。约在一九二二年,梭磨土司在清明节时遭进攻,逐步在地主豪强势力和百姓的打击下走向衰落。清乾隆十年(约一七五四年)加封松岗、卓克基、党坝三个安抚司。卓克基安抚司辖本真、卓克基十寨、沙尔宗之大部份,大藏、龙尔甲之全部,四大坝以河为界的左岸一线,红原六个牧场(草地六寨)。松岗安抚司辖松岗、白湾、脚木足、日部、达维、草登以河为界之右岸一线、木耳宗、沙尔宗之一半,壤塘牧场两寨,另有机动三寨(接送信,念经期间接待来宾,张罗事务的人)。党坝安抚司辖呷南、阿拉伯、石果巴、剑北、银郎五寨共三百户人。这些土司分别属四川总督以下各级官员节制,他们每年要想清朝按期交纳贡赋,承担一定的义务,在各土司的辖区内,都有指定的地点进行贸易。
当时四土各个土司间争夺地盘,争夺牧场草场,争夺原料产地,争夺势力范围的冤家格斗和厮杀时常发生。各土司为了维护各自的统治而招兵买马,筹集粮饷,征军款,苛捐杂税很多。生产却处于原始的刀耕火种状态,生产力低下,粮食亩产不足百斤,人民生活极其贫困,崎岖山路,羊肠小道,交通极为不便。大小土司均将自己的辖地自封为“国家”。“国家”内土司是至高无上的主宰者,是一国之君,他的意志与法律等同。土司下接着就是“总理”(藏语称“甲伦”),这是由大头人的后裔,从小就由土司有意识地培养,担任各种小职务,予以充分的锻炼机会,如收粮征税,待人接物等,待成年老练后便开始辅助土司执政,被称为土司的咽喉。再下来就是土司认定的地主,这样的地主在各乡村都有,但为数不多,权势很大是独霸一方的头人。最后是遍及各个村寨的小地主。在民国统治时期,四土仍然沿袭着这种“以夷制夷”的土司制度。